天讯网

才上市就跌到8毛一斤,多个产地堆一地卖不动,农民:懒得捡了

2022-03-11 09:32:00

世界杯在线直播 http://www.stonyonline.com/

金九银十,秋季是一个十分好的季节,不仅天气凉快了,各种农作物也都将在这个季节成熟,对于农民们来说,辛苦一年也终于可以得到回报了。

然而如今的农业技术虽然好起来了,不愁产量了,但由于近些年的市场原因,让农产品的行情跌宕起伏不定,出现最多的情况便是低价。其实低价还算好的,好歹产量摆在这里,全部卖出去了也不会亏本,只是赚点少点,可问题就出在经常是低价卖不动,这就使得很多农民十分难受,让丰收的喜悦都被冲散了。

这不,近日就到了红枣的采收季节,有不少果农就抱怨说,这才上市就跌价,最低的地区都已经跌到了8毛一斤,甚至还有多个产地的果园里,都堆成山了卖不动。

红枣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可是生活中常见的干果之一,无论是生食还是煲汤,都十分的不错,既有营养,味道也好,所以自古以来都十分受人们的喜爱。

而由于红枣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在市面上的价格也一直比较高,根据产区、品种、品质的不同,市场价从5到30元一斤不等,并且还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那么为何产地还会出现低价,甚至堆堆一地不动的情况呢?

笔者跟一部分从事红枣种植的农民聊了一下,发现主要有以下3种问题。

其一,产能过剩。红枣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一,在《战国策》中就有记载:“北有枣栗之利……足食于民”,而红枣之所以能成为“铁杆庄稼”和“木本粮食”,就是因为其产果期长,产量高。俗话说“千年王八百年枣”,在正常情况下,枣树可以活100多年以上,至少能产果30年左右。

产果期长、产量高,自然就会在大面积种植之后出现产能过剩。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331万公顷和746万吨,总产量占全球的90%以上。这产量已经超过了市场需求,不过有一大部分都是用于出口,所以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近2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出口减少,使得国内市场压力大增,从而就造成了市场供过于求了。

其次,市场要求高。去菜市场或者超市买过红枣的朋友都会发现,市场上的红枣是又大又饱满,这就是市场要求高的结果。实际上农民们种植出来的红枣并非个个都是如此,总是会出现一些个头小,不饱满的红枣,因此很多收购商在去收货的时候,都会挑拣,把好的红枣都挑拣走了,留下的都是那些个头相对小一点,个头相对不太饱满的“不优质”红枣。

而这些留下的“不优质”红枣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能吃,也能煲汤,但商贩收咋办?只能降价处理,也是降着降着就跌到了几毛一斤。然后再淘汰一些“不优质”的红枣实在是卖不动了,就只能在果园里堆一地了。

其三,大环境影响。本来自2015年开始,红枣因产量过剩,很多地区就出现过卖不动,乃至滞销的问题,结果今年的大环境又不是很好,使得全国各地的很多农产品的收购价普遍偏低,这也让收购商的收购热情减缓。

整体大环境不好,红枣自然也难独善其身,因此也受到了波及,出现了目前这种才上市就跌价到8毛一斤的情况。

红枣也不能一直挂在枣树上,得采摘下来,可采摘下来价格低不说,还卖不动,因此有不少农民表示:“就让它们堆在果园里吧,懒得捡了,反正也卖不动,即使卖了也赚不了几个钱!”

总的来说,目前很多产地的红枣确实遇到了销售难的问题,但也不应该这么消极应对,毕竟是自己辛苦种植的。笔者认为在收购商收购热情这么低的情况下,可以先将红枣采收回来晒成干红枣贮存起来,等之后行情好转一些再售卖。

而且目前国内红枣的深加工也有很多,如干枣、蜜枣、醉枣、玉枣、话枣、枣粉、枣泥、枣蓉、枣酱、枣醋、枣果冻、浓缩大枣汁、大枣可乐、大枣酒等等,农民们可以积极的去联系这些深加工的工厂,这样也能更好的消化红枣,不至于全部堆在果园里。

各位朋友,你如何看待红枣所出现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欢迎留言交流哦!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天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