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讯网

新股日报|三叶草生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旗下新冠候选疫苗SCB

2022-02-25 11:06:38

  新股消息

  三叶草生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旗下新冠候选疫苗SCB-2019有望年底上市

  据港交所10月10日披露,三叶草生物(Clover Biopharmaceuticals, Ltd)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高盛、中金公司(601995)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三叶草生物制药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全球性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为传染性疾病以及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发新型疫苗及生物治疗候选产品。公司主要产品于各治疗领域的适应症分别为COVID9、恶性腹水及强直性嵴柱炎。

  公司的业务模式侧重于内部研发新型疫苗及生物治疗产品。公司授权引进Trimer-TagTM技术平台,并开发了创新疫苗及肿瘤候选产品管线,包括最核心的产品及COVID-19候选疫苗SCB-2019(CpG 1018加铝佐剂),并预计继续推进余下处于临床阶段及临床前阶段的产品管线及在日后发现新化合物。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SCB2019(CpG 1018加铝佐剂)及SCB-808。此外,公司还有六种Trimer-TagTM亚单位候选疫苗、两种Trimer-TagTM肿瘤治疗候选产品及三种Fc融合蛋白候选产品,涵盖13种适应症。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目前并无获准商业销售的产品,也无产生任何产品销售收益。

  截至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公司的亏损总额分别为人民币4858.3万元、9.129亿元及9.092亿元。年内亏损总额主要产生自研发开支及行政开支以及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

  此外,公司近年获得过多次融资。2020年6月,三叶草生物制药完成1.72亿B-2轮融资,由高瓴创投投资;2021年2月,公司完成2.3亿美元C轮融资并获得超额募集,由高瓴创投和淡马锡共同领投。

  京城佳业通过港交所聆讯 前5个月营收4.8亿 城建集团为实控人

  10月10日,北京京城佳业物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京城佳业物业”)通过港交所聆讯,并发布聆讯后资料集。

  根据聆讯后资料集,北京京城佳业物业是一家立足首都的物业管理服务综合运营商,曾承担了国家体育场(鸟巢)、政府办公大楼、国资委控制的企业集团等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

  从财务数据来看,2018年、2019年、2020年,北京京城佳业物业的收入分别约为9.18亿元、10.45亿元、10.91亿元;毛利分别约为1.91亿元、2.07亿元、2.26亿元;归属公司股东应占盈利分别约为3686.8万元、3793.2万元、5750.4万元。

  在物业规模方面,截至今年5月31日,北京京城佳业物业签约建筑面积约3230万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约3050万平方米,其中,公司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在管建筑面积为2730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0月5日,城建集团、城建发展及住总集团合共持有北京京城佳业物业已发行股本总额共计约98.87%,而城建发展及住总集团分别由城建集团持有41.86%股份及100%股份。北京京城佳业物业在公告中称,在往期业绩记录期,其与北京城建集团的紧密合作是业务拓展与财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安居客赴港IPO招股书呈“失效”状态

  10月8日,港交所信息显示,安居客此前递交的IPO招股书已呈“失效”状态。

  目前,相关申请资料已不支持阅览或下载。据港交所上市规则,拟发行人递交IPO资料,6个月内未通过港交所聆讯或被驳回,该资料将会显示为失效。对此58集团回复称,安居客上市进程仍在有序推进中,详情以港交所网站公示为准。

  新股解读

  上海康耐特光学:携10亿营收两度IPO 详解眼镜镜片的生意

  10月7日,树脂镜片制造商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以下简称:康耐特光学)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公司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于今年4月1日递交的申请现已失效。

  国内树脂镜片制造龙头,营收规模逾10亿

  招股书显示,康耐特光学为中国领先的树脂眼镜镜片制造商,向客户提供各式各样的树脂眼镜镜片,包括标准化镜片及定制镜片。产品主要为具1.499、1.56、1.60、1.67及1.74折射率的树脂眼镜镜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按树脂眼镜镜片产量计算,康耐特光学在中国树脂镜片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为8.5%,按2020年的树脂眼镜镜片出口值计算,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商,市场份额约为7.3%。按2020年树脂眼镜镜片所得收入计算,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九,市场份额约为0.4%,且为全球十大市场参与者中唯一一个总部位于中国的集团。

  作为国内树脂镜片制造龙头,康耐特光学规模不断壮大。2018年至2021年前五个月内,公司的营收分别为8.54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10.59亿元、10.93亿元、5.3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850万元、1.12亿元、1.29亿元、6460万元。

  就地区而言,亚洲包括中国是康耐特光学的销售重地,两者合计占总营收比例约五成。2018年至2021年前五个月内,亚洲(除中国外)销售收入分别为3.15亿元、3.98亿元、2.92亿元、1.3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36.9%、37.5%、26.7%、25.2%;中国销售收入分别为1.26亿元、1.69亿元、2.60亿元、1.3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14.7%、16%、23.8%、25.1%。值得关注的是,康耐特光学国内市场增速明显,2018年至2020年三年年复合增长率达27%。

  标准化镜片平均售价8元/件

  正如上文所说,贡献八成营收的标准化镜片市场表现,决定了康耐特光学的增长潜力。

  然而,无论是从销量还是售价,公司的标准化镜片增势都出现放缓现象。2018年至2021年前五个月内,公司标准化镜片的销量分别约为9873.2万件、1.09亿件、1.05亿件及5115.9万件;同期标准化镜片的平均售价分别约为7.12元、8.04元、8.44元及8.14元。量价增势均放缓,对康耐特光学并不乐观。

  眼镜行业前景明朗,产业中游不确定因素尚在

  众所周知,随着视力障碍患者不断增长以及及视力矫正需求的逐步扩大,全球眼镜镜片行业的市场容量还是非常大的。东兴证券指出,根据2019年数据来看,目前全球近视患者数量达到约14亿人,中国近视患病人数已超过6亿人。而由于我国近视人口在2017年已经达到约6.5亿人,2012年到2017年CAGR为7.63%,根据7.63%的复合增长率来看,预计在2020年我国近视人数可达7.1亿人。

  这一点也在康耐特光学的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得到证实。招股书显示,树脂眼镜镜片广泛用于眼镜镜片及太阳眼镜镜片。全球树脂眼镜镜片的零售销售价值总额由2015年的324亿美元(约2119亿人民币)增加至2020年的358亿美元(约2341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2.3%。预期市场规模将于2020年至2025年增至465亿美元(约3041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5.4%。

  除此之外,在其它诸多利好因素的助推之下——比如渐增的购买力、对视力健康的意识提高等,康耐特光学所处的树脂镜片行业发展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前景明朗。不过,虽然康耐特光学所处的行业市场容量值得期待,但作为行业中游的公司,不确定性因素较大。

  从上下游链条看,由于原材料和市场均在国外,康耐特光学属于明显的“两头在外”的风险敞口型公司。具体而言,上游康耐特生产镜片的主要原材料是树脂单体,而这些树脂单体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其最大的供应商是日本一家化工公司,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重常年在40%以上),而由于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这将容易造成采购成本较高,并且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下游而言,康耐特光学的业务也主要分布在海外,按出口值计算,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商。而业务销售依赖海外市场,这将意味着其很容易受到全球性波动因素、汇率因素等风险影响,以前期金融危机影响为例,国外需求大幅下跌之际,康耐特光学的销售也受到了直接冲击,销量下滑。总之,康耐特光学属于“两头在外”的风险敞口型公司,很容易受到上游和下游挤压,这一点在毛利率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综上所述,康耐特光学作为国内最大的树脂镜片制造商,自然有其规模优势。

  沃尔沃汽车年内将于瑞典IPO:吉利控股杠杆压力有望缓解

  10月4日,沃尔沃汽车在英文官网发布公告:计划在纳斯达克斯德哥尔摩交易所IPO,筹资250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84亿元)。募集来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沃尔沃汽车的全面电动化和直营行业模式转型。据了解,纳斯达克斯德哥尔摩交易所上市委员会评估后认为沃尔沃汽车符合上市要求,沃尔沃汽车预计将在2021年年内正式完成上市并开始交易。

  沃尔沃汽车方面并未透露上市的估值,不过外媒给出的预计估值约为200亿美元-250亿美元,约为欧洲豪华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及宝马集团市值的三分之一,也远低于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目前565亿美元的市值。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27日晚间,沃尔沃旗下子品牌极星在其官网宣布将与美国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Gores Guggenheim进行合并上市,合并后公司名称为Polestar Automotive Holding UK Limited。交易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合并后公司将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股票代码为“PSNY”。极星方面预计,合并完成后,公司估值将达到200亿美元。

  尽管沃尔沃汽车声称要完全向电动化转型,但资本市场对其仍沿用传统车企的估值判断标准。

  沃尔沃汽车也暂未公布公司的股权构成,暂不清楚其控股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IPO之后会占据多少股权。不过,吉利方面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吉利仍将是沃尔沃汽车的第一大股东。

  在吉利汽车终止科创板上市之后,沃尔沃汽车的IPO,有望缓和吉利控股的杠杆压力。

  近年来,吉利大力扩张,收购了宝腾、路特斯等多家品牌,并加大在电动化领域的开发,资金投入增大。但去年及今年,受疫情及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业绩有所下滑,吉利控股的财务杠杆或将有所增加。

  今年6月,吉利汽车(0175.HK)宣布终止了科创板上市计划,这使吉利汽车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去杠杆前景面临变数。而沃尔沃汽车的IPO计划可为吉利控股筹措大量现金,有望弥补吉利汽车取消上市造成的缺口,缓解杠杆压力。

  随着沃尔沃汽车IPO,吉利控股的部分股权将稀释。但吉利仍将保留最大股东的身份,并将继续发挥协同作用。

  “全球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我们矢志不渝地支持沃尔沃汽车这个品牌的转型和发展,并将继续以大股东的身份续写沃尔沃汽车在全球的成功发展故事。”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沃尔沃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

(文章来源:哈富资讯)

文章来源:哈富资讯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的成份及性状是什么 https://www.lillymedical.cn/zh-cn/answer/112081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天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