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30 15:55:35
DPU 源于数据增速与芯片性能增速差距加大。近年来,云端传统架构中的第一主力芯片CPU 面临性能增速放缓压力,而GPU 在图形和AI 处理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第二主力芯片。同样作为算力消耗大户的(网络)数据处理的需求则伴随5G 和大数据技术呈现指数级增长。一般地,当数据增速与传统算力增速有10 倍以上差距时,就会出现新的架构。在英伟达等厂商的开拓下,DPU 产品应需而生,成为云端第三颗主力芯片。
DPU 基于智能网卡和加速器技术。DPU 核心功能就是网络数据处理,既包括网络协议的分析,也可以是直接满足应用需求的加工计算。随之可以减少22~80%的CPU 性能,因此也被称为“卸载”(offload)。DPU 的部分前身功能在智能网卡(SmartNIC)上实现,完整的DPU 芯片本身也通常会被集成到板卡(网卡)上。基于FPGA 或ASIC 等加速器技术的DPU产品都用,是异构计算的新路线。
DPU 适用于多种场景。目前面向下游应用的处理主要包括网络安全、人工智能(AI)、边缘计算(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应用面广、需求明确,意味着瓶颈在于产品研发而非市场客户。技术护城河让先发位置或有芯片设计制造优势的企业能够享受行业红利。
中国DPU 市场CAGR 超100%、市场空间达240 亿。DPU 作为云端主力芯片,用量与服务器规模几乎相当。头豹研究院预测,中国DPU 市场规模从2022 年超10 亿美元增长到2025 年近40 亿美元(约人民币240 亿元),复合年增速CAGR 达112%。此外,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加速器市场价值可达530 亿美元(CAGR 近44%),DPU 增速有望高于行业。
三类企业积极布局。2020 年中国DPU 市场约8,800 万美元,主要由英伟达等外国公司占据。行业良好前景吸引到三类企业涌入:(1)芯片公司,如英特尔、英伟达、华为海思、博通、Marvell 等;(2)创新公司,如左江科技旗下北中网科技、中科驭数、芯启源等;(3)其他科技巨头,如阿里巴巴、腾讯、亚马逊、谷歌等。
国产创新企业机会优。DPU 的制程挑战略低,适合新入局者;需要结合上层应用需求,给到垂直行业企业更多业务机会;科技巨头可能会更倾向于通过收购、生态等方式参与。同时,我国在数据中心规模、增速和用户数量相较于国外有优势。因此认为国产创新企业投资机会更佳。 重点推荐
DPU 行业虽处早期,但产业链成熟,有望快速爆发。因此,我们强调行业投资机会开启,重点关注明确有DPU 布局的上市公司左江科技、通信芯片相关的紫光股份以及国产异构计算芯片公司景嘉微、紫光国微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技术突破不及预期;供应链风险;云端需求增速放缓。
(文章来源:中银国际证券)
文章来源:中银国际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