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讯网

没人在乎特斯拉吃了几碗粉,他们只想剖开它的肚子

2021-11-02 14:16:01

电影投资 https://www.touzitop.com/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文/云中子

一百多年前,一位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的年轻人与爱迪生(ThomasEdison)一起工作。可惜,故事没有走向英雄惺惺相惜——早年资助过特斯拉的爱迪生,在利益面前,终其一生都在打压特斯拉。1882年,特斯拉继爱迪生发明直流电(DC)后不久,发明了交流电(AC),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交流电发电机,并始创多相传电技术。1888年,二人的“电流之争”常见诸报端:直流电发明家爱迪生宣称特斯拉所发明的交流电(AC)直接影响人类的性命安全,并屡次展示猫和狗如何通过交流电后瞬间死亡(“电椅”死刑亦因此被启发出来)。而彼时众人视如权威的“专家”,更是企业家、资本家,必然会为一己私利隐瞒事实。那时的特斯拉被认为是科学界的“异端”,千夫所指。而爱迪生却在暗中盗取了特斯拉的专利,成就自己的商业帝国。故事的结局,爱迪生一生拥有数不清的财富和荣誉,成为享誉全球的著名发明家;特斯拉则在孤独中去世。但爱迪生最终仍旧未能阻止特斯拉改变世界。晚年的爱迪生终于愿意承认,特斯拉是他最敬重的人。历史还了特斯拉一个公道,多年后,人们终于明白世界是何等需要“交流电”的存在,并享受着“交流电”的发明为工业发展带来的巨大进步。但知道特斯拉的人一直不多,至少在世界范围内,与知道爱迪生的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直到他成为一个品牌的名字,仍有很多人认为,“特斯拉”只是一个频频以“刹车失控”而登上头条的电动汽车品牌。二

一个多世纪后,一家名为“特斯拉”的公司于2003年在美国硅谷创立,主要产销电动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创始人将公司命名为“特斯拉”,正是为纪念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2004年,埃隆·马斯克(ElonMusk)进入公司并领导了A轮融资。特斯拉造电动车,常常被看作是一个硅谷小子大战底特律巨头的故事。此后,尽管特斯拉几度濒临破产,但每一次却都能在疯狂“钢铁侠(参数丨图片)”马斯克的推动下,绝境逢生。特斯拉最终以行业难以置信的速度,构筑起目前首屈一指的电动车帝国。马斯克更将目光投向亿万光年之外和科幻一般的未来,在他的梦想版图中,还有火星计划、脑机接口技术等。2020年,这家电动车公司在上海实现国产,国内久未打开的电动车市场在特斯拉的带领下迅速扩张。鲶鱼效应在市场竞争体制下始终有效。事实上,此前数年,我国就宣布了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在特斯拉国产之前,北汽与比亚迪在销量上一直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者。可惜,由于早期的国产新能源车竞争力不足,电动车始终没能被私人消费市场广泛接受。特斯拉的国产迅速打破了这一现象,2020年全年,仅Model3一款车的销量就达到了137459辆。这是什么概念呢?足以进入豪华车单车销量前十,国产多年的奥迪A4L,在2020年也只比Model3多卖了一千多辆。在特斯拉国产化率不断提高的拉动作用下,中国电动车产业链快速发展完善,电动车终于摆脱了多年来“老年代步车”的低端形象。有分析认为,因为特斯拉,电动车行业至少被提速了五年。一场燃油车与电动车的革命一触即发,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为了行业最主流也最焦虑的话题。

特斯拉始终是汽车行业的异类。其特殊性不仅仅包括改变了汽车产业的能源结构、加速了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这位风头正盛的“天才少年”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市场,不愿遁寻现行的市场规律,比如其不仅抛弃了传统4S店销售渠道、还砍掉了市场与公关的大笔预算。这也使得特斯拉在舆论里一直不受待见,一有风吹草动即被大举围攻。但特斯拉也并不算冤枉。一来,特斯拉产品的问题确实存在,比如做工粗糙,比如不会做用户关怀。二来,在服务和态度上,特斯拉与传统汽车厂家尤其是其价格接近的豪华车品牌相比,相去甚远。特斯拉风风火火地跑马圈地,被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皆视为对手。最明显的现象是,凡电动车上市,无不以“吊打Model3”或“吊打特斯拉”为噱头。而在部分竞争对手车企中更是存在一个神秘组织——“打特办”。传统车企的电动化转型从之前的“说说而已”到如今的“真枪实弹”,这一切变化,都或多或少有特斯拉的影响。无论是因为其快速成功、证明了电动化这条路行得通,还是因为它已经实实在在在动了传统车企的奶酪。如今,国内电动车市场快速崛起,除了蔚来、小鹏、理想,五菱,比亚迪,包括小米,华为,百度,滴滴在内的企业也都在发力新能源汽车。特斯拉作为被引入中国市场的鲶鱼,如今已带活国产新能源汽车这一市场。全方位的竞争,正在快速到来。但已经掀起的风浪,却未必肯让这条鲶鱼好过。

风头太盛,却毫无公关手段、客户沟通技巧几乎为0的特斯拉,终于迎来进入国内市场后最大的麻烦。2020年,国内市场对特斯拉认知的标签还是“频繁降价”与“韭菜”;而到了2021年,一场上海车展维权事件迅速将特斯拉“刹车失控”推上风口浪尖。上海车展现场,特斯拉展台只摆放了4台车,原本被戏谑为最“低调、寒酸”的展台,却因一起维权事件抢尽了所有企业的流量与热度。维权女车主“刹车失灵”的呐喊与陶琳一句“特斯拉不可能妥协”,让这家备受争议的车企登上了所有媒体的头条。事实上,车展现场的维权年年都有,对于车企和媒体来说早已毫无新意,更别提上头条了。偏偏就在今年,当现场的车顶维权与顶流特斯拉碰撞在一起,事情立刻变得不可收拾。一如世间夫妻分分合合原本都是寻常,娱乐圈的顶流们无论是官宣结婚还是离婚,却能吸引所有流量甚至于让微博服务器崩溃。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特斯拉道歉。但不知是不愿真正妥协,还是另有想法,特斯拉选择了向媒体公开部分行车数据。但此举引起了女车主丈夫的不满,其表示数据属于个人隐私,要求特斯拉为此道歉。围观的吃瓜群众们同样不满,认为数据不完整、怀疑数据被篡改。甚至还有更过分的声音,认为特斯拉该交出源代码。事件的反转接连上演,女车主的身份被网友深扒,原来其能在媒体日堂而皇之的进入展馆是韦巴斯特为其提供了媒体日通行证。而韦巴斯特是蔚来的天窗供应商。而这位女车主,实际也是蔚来车主。目前,官方鉴定结果尚未出炉。此次维权是否“背后有人”还无定论。但对特斯拉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今,特斯拉车型的任何交通事故都被推上热搜。且无论事故是何原因,统一被指控为“车辆失控”。有媒体直接发表出观点过激的评论,“建议喊停特斯拉的销售”,更有网站为博流量以更夸张的标题转发。想来这些作者不曾接受过新闻培训,才会忘记自己并非“审判员”,而是记录者。毕竟,召回还是叫停一家手续合法的正常公司,并非媒体之责。每天振臂高呼的键盘侠,虽然大多数根本没有开过特斯拉,却正义满满,高喊:“让特斯拉滚出中国。”甚至有些人已经偏激到,在特斯拉车主的微博下诅咒谩骂。这也让车友群里的车主,为毫无公关技巧的特斯拉操碎了心。毕竟是一大波流量,谁不想蹭一点呢?讽刺的是,事情发酵至今,特斯拉车主群内依旧一片祥和;而大部分没开过特斯拉的人,却都认为被特斯拉“伤害”了。多数特斯拉车主依旧表示愿意相信特斯拉,是因为“真的感受到新能源及智能驾驶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只是,在这场狂欢里,事实不再重要,舆论走向完全跑偏。“没人在乎六子吃了几碗粉,他们只想让六子死。”等六子真正把肚子剖开、掏出凉粉,把血淋淋的证明摆出来时,那些被一时情绪裹挟着起哄的围观者早就散了。

他们在乎的从来就不是真相。毕竟,六子吃的不是他们的粉,老板也不给他们钱。

特斯拉的问题,除了仍无定论的产品质量,更多的在于态度和服务。只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没有任何一款产品毫无瑕疵。曾被捧上神坛的各款神车,也都被指责着各类问题。特斯拉有错不认,固然该罚,却罪不至死。将交通事故完全归咎于产品质量,实在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且毫无逻辑。毕竟,每天大街上有着数不清的交通事故,何以当车型是特斯拉时,就都是产品质量问题,而产品是其他品牌,就都是外部原因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交通事故发生数量为24.8万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62763人。任何品牌的任何车型,几乎都有各种原因的交通事故。但时至今日,其他品牌就算上树恐怕也没人关心,而特斯拉只要出事,则必称“失控”。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制造智能电动汽车,特斯拉如今所遇到的问题,会不会出现在其他品牌身上,遇到类似问题,监管部门能做什么、哪些数据值得参考,应该是全行业均需要面对的问题。物伤其类,才是一个行业应有的共同面对问题的思维。将池子里的鲶鱼杀了,于其他鱼而言,未见得是件幸事。一举将特斯拉毁灭,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说:“维权者踩的不仅是特斯拉一辆车,可能已踩到智能汽车发展的痛点。智能汽车事故怎样鉴定才靠谱?行车数据是隐私吗?该放在谁手里?如果只看热闹,不能从系统上进步,消费环境会付出更大代价。要解决这个事,整个行业都应过关,否则就会使行业的刹车不灵!”4月25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六凌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载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将四名新宇航员送入空间站。马斯克的梦想从未停止。所以人们此前才会将国内顶级企业家与其对比,奉劝国内企业家们,多仰望星空,别总惦记市民手中的菜篮子。真相迟早会到来,让子弹再飞一会。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天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