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8 21:50:34
在假期外围市场拖累之下,今日(9月22日)A股市场早盘有所反复也在意料之中,好在三大股指全线低开之后,伴随着周期股王者归来,沪指逐步震荡上行,午后拉升小幅翻红,最终沪指收于全天最高点附近,创业板全天低迷,小幅收跌。整体上来看,市场总体呈现沪强深弱态势。
对此,国君策略表示,节前市场在负面扰动下小幅回调,随着市场的逐步走高,叠加近期港股、美债问题等风险的扰动,市场近期波动将有所放大。但往后看在宽松节奏的超预期以及背后无风险利率下行驱动下,市场中期趋势不改。
与此同时,安信证券指出,把握可能的节后调整带来的机会,围绕“碳中和”中期主线展开布局:光伏、新能源上游(包括相关有色、化工等)、军工、新能源车、半导体、券商、专精特新“小巨人”等。
板块方面:
一、石油天然气
湘财证券指出,虽然全球疫情仍未见明显好转,但在疫苗接种率快速提升下全球经济仍在持续复苏,推动原油需求维持增长,支撑国际油价维持当前高位水平震荡。而在油价上行期间,油气公司资本开支上升一般滞后油价约1.5-2年。因此未来随油价维持高位震荡,油气公司资本开支也将大概率企稳回升,带动油服设备行业需求回暖。与此同时,用电量持续增长、燃气发电替代燃煤发电等因素也将推动全球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从而对国际天然气价格形成强力支撑,带动油气公司相关资本开支增加。
中泰证券表示,在双碳目标推进的背景下,天然气作为清洁的一次能源,不仅承担着国家能源结构转型期间保障能源安全的使命,也是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中重要的基础保证。目前,我国天然气产能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对外进口依赖度较大,进口气价存在“亚洲溢价” 现象,价格体系依赖政府定价。随着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加快,在“管住中间、放开两头” 的总体思路下, X+1+X 市场格局有望形成,天然气价格体系有望逐步市场化。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中的难点主要来自于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进度较为落后,市场参与者不够丰富,市场交易流动性不足。未来短期内能源替代需求、季节性需求叠加疫情影响将导致天然气价格进一步上涨。
光大证券指出,受北半球高温天气影响,海外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在9月13日NYMEX天然气期货收盘价突破5.0美元/百万英热后维持高位震荡。天然气供给2020年受疫情影响产量下滑,2021年逐步恢复但不匹配需求的快速增长,欧洲、美国、俄罗斯等主要天然气出口国的库存处于近几年低位,美国受飓风影响减产,俄罗斯与OPEC+减产协议持续推进,“北溪-2”天然气管道虽已建成但还未通气,给天然气短期供给带来压力。天然气需求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而近期北半球受到高温天气影响,亚欧美地区天然气价格出现明显上涨,短期内天然气需求或将进一步增加。
该机构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与碳中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国际天然气市场景气度持续攀升,成本支撑叠加“煤改气”政策推进,我国天然气市场长期向好。推荐中国石油、新奥股份,建议关注:广汇能源、九丰能源、昆仑能源。
二、电力
平安证券指出,新能源风景这边独好。新能源(核电、风电、光伏发电)板块19家公司中,1H2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扭亏为盈的分别有11、1家,同比下降、出现亏损、持续亏损的分别有2、1、4家;2Q21业绩情况与1H21一致。设备利用率提升、装机规模增长,推动新能源板块营收、利润高速增长。
9月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复函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推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对此,国金证券表示,证电一体化绿电为制造业企业加持“绿卡”。 绿电交易,是以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的中长期交易。与始于 2017 年的绿证相比,绿电的证书与物理电量捆绑销售,权属清晰,用户可在绿电市场交易直接购电+获得绿证。目前,绿电的用户主要包括出口企业、 承诺未来实现 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公司和国内自愿承诺购买绿电的公司。未来,如碳边境调节税开征,钢铁、铝等高耗能企业也将进入绿电交易市场。
国金证券进一步分析,中长期绿电交易或至千亿千瓦时级别市场。首批绿电交易达成交易电量79.35 亿千瓦时,我们预计2022年,随着绿电市场的推进,市场规模至少在 200-300 亿千瓦时(2021年仅半年规模);2023年后,如欧盟碳边境调节税启动,将有更多高耗能企业进入市场,绿电交易规模或有望看到千亿千瓦时。
投资建议来看,未来绿电的主要增量来自平价新能源上网,我们认为绿电溢价+市场空间扩容,双因素驱动新能源运营商成长,建议关注新能源运营商:A股三峡能源、中闽能源;H股中广核新能源、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
信达证券提到,电力系统转型升级是关乎我国“双碳” 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新型电力系统是中央对于电力行业发展作出的系统阐述,明确了电力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核心地位,指明了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方向。 建议关注加强电网建设、提升调节能力、电网智能化、涨电价、电能替代五条主线。
一张图汇总: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