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1 19:47:02
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2019年,美国颁布的芯片出口限制令,就像是亚马逊雨林中那只轻轻扇动翅膀的蝴蝶,随后引发全球芯片大缺货。不幸的是,新冠疫情的突袭让全球芯片荒愈演愈烈。一日日过去,各国闹“芯”荒的时间,远比想象得更为持久,为此,日本、美国、欧洲都行动起来了。
美国砸12800亿支持芯片本土制造,日本不甘落后斥资600亿建厂
据日媒5月25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一个建议,希望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和索尼投资1万亿日元(约600亿元人民币),在本国西南部图像传感器工厂附近建造日本首个20纳米半导体工厂,为该国汽车、工业机械和家电生产芯片。
不过,日本这个芯片制造本土化的计划略显神秘,日本经济产业省只透露拉拢台积电和索尼建厂,并没有提供进一步细节;索尼首席执行官吉田宪一郎也只表示,对日本来说,稳定的芯片供应能够维持该国的国际竞争力;台积电则拒绝置评。
需要一提的是,上世纪的日本曾是全球芯片霸主,1986年日本DRAM芯片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半导体强国。但今非昔比,现在日本最先进的芯片工厂是位于东京附近的瑞萨电子40纳米芯片工厂。从巅峰跌落,这次日本半导体卷土重来,也实为不易。
除了日本,美国、欧洲等地也在发力芯片制造本土化。据财联社报道,近日美国两党参议员已经就《美国创新与竞争法》基本达成一致,预计将斥资2000亿美元(约12800亿元人民币)促进半导体等科技领域的研发和制造,其中520亿美元(约3325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美国国内半导体制造。
为了与美国一决高下,欧盟也计划在未来2至3年内斥资1450亿欧元(约11350亿元人民币),邀请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设厂,打造专属的半导体产业链。此外,5月初,美国还拉拢全球64家半导体产业链知名企业,成立了一个“美国半导体联盟”,而中国大陆企业则被排除在外。
中国募集3400亿投资芯片行业!国产芯崛起迎来最好时代
尽管长路漫漫,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下正是中国芯片崛起的“最好的时代”。
一方面,全球半导体行业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中商产业研究院一份报告指出,2016年至2020年,全球新增投产的晶圆厂为62座,其中有26座建设于中国大陆,占全球总数的42%,其余85座分布在世界各地,占比58%。
另一方面,中国政策和资本带动了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完善。例如,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前后募集两期,共募集资金约3400亿元人民币投资芯片设计、芯片代工、制造设备和耗材等行业;中国还推出10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支持28纳米以下先进工艺发展;北京、浙江、河南、广东、上海、深圳等地也成立产业基金,出台相关政策,为国产芯片崛起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在此背景下,6月10日,2021年世界半导体大会将在中国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举行。届时,国内知名芯片公司、EDA软件公司将深入探讨中国芯片的未来,通过这些企业的努力,推动国产芯片向国际一流水平竞争。
文|李泽钚题|林嘉图|卢文祥审|李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