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讯网

应对美国,中法德二度峰会,俄要与中印建“战略三角”

2021-08-29 10:47:01

影视投资 https://www.lingshengtouzilicai.com/

  世界格局嬗变加速,“滤镜”剥落下的美国跌下神坛,霸主地位愈发不稳,普京给出评价——美国“正坚定且自信地走在苏联的老路上”。

  傲慢、霸道、制造问题、不思进取、陈旧……不管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很难让美国“再次伟大”。正所谓,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中国:请欧洲战略自主,共同发展

  7月5日晚,继4月16日三国领导人通话后,中法德领导人又一次进行了视频峰会。

  

  自拜登上台以来,美国费尽心思拉拢甚至施压欧洲以对抗中国,G7会议、多次人权指责……以至于欧洲内部出现一些对华不理性的声音,所以对此,中法德领导人三月来两度峰会,向外界发出“合作”的坚定信号。

  5日晚,中法德领导人就多方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国际贸易、气候问题、抗击疫情、全球疫苗供应、伊朗核谈判等方面,希望能加强协调合作。

  法德领导人肯定了中国在疫情和经济恢复、发展上做出的成就,并提出了合作,法德希望能够尽快达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

  默克尔说,欧中关系非常重要,双方共识很多,可以合作的领域很多,应该相互尊重,通过加强对话减少分歧。

  马克龙表示,法方致力于以务实的态度继续推进对华合作,法国支持在互惠的基础上,在欧洲和中国居民接种新冠疫苗取得进展的情况下,尽早恢复与中国的航班。

  对此,中国领导人表示,中欧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原则开展合作,“我们要秉持这一精神,正确看待相互差异,理性处理彼此分歧,牢牢把稳中欧关系前进航向。”,并强调“希望欧方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多积极作用,真正体现战略自主,共同维护好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可以看到关键词,“相互尊重”“把稳航向”“战略自主”,意味深长。视频中的默克尔和马克龙认真记下了笔记。

  

  中国是开放的中国,是希望发展好自己,而不是取代别人,但我们也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倡议创造更多共同发展的机遇达到共赢,有差异,但不妨碍我们合作,请欧方积极自主,共同维护好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这才是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

  与美国不同,欧盟和中国没有地缘争端,合作有百利而无一弊。从澳大利亚当“对华急先锋”,美国却从中捡漏,可以看出美国再次指望了欧洲去当对华战役“马前卒”,希望欧洲随之起舞,那么,破坏中欧关系,最终会是谁的损失?法德领导人能看出其中利害轻重,所以发出了加强中欧合作的友好信号。

  俄罗斯:做好发生冲突的准备

  同样在普拜会后看清美国面目的俄罗斯,进行了对美国等一众西方国家更彻底更强硬的回击。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签署通过了新版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这份全新的安全战略强硬宣示,莫斯科将“抛弃美元”、“去西方化”,转向东方。

  

  俄罗斯方面认为,此前奉行的“西化”政策造成了对国家的严重威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不断对俄发出危险信号,北约的军事设施也持续地靠近俄边境发起挑衅。虽然自彼得一世开始,俄就竭力融入西方,但西方一直表现出来的却是,企图奴役甚至是彻底消灭俄罗斯的文化和文明。

  战斗民族拒绝枷锁,所以俄罗斯“军事观察网”指出,“西化”对俄来说将是死亡。俄罗斯发布新版国安战略,是为了调整出路,从“全面西化”到“全面去西化”,转向东方,并针对外界那些“不友好行为”采取必要的反击措施。

  在经济上,俄罗斯大量“去美元化”,减少美元交易;在外交上,把发展中俄关系以及中印关系列为外交优先事项,“与中国以及印度共建‘战略三角’”;在国内,针对那些在俄内部煽动种族间和教派间的冲突,试图削弱俄罗斯国家主体的势力,俄罗斯将会对文化、宗教、价值观等方面“换血”,保护俄罗斯自己的国家精神和传统文化。

  

  中国现在是俄罗斯的朋友和伙伴,也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拒绝“任由少数几个国家制定的所谓‘规则’来取代普遍认同的国际法”,相似的立场决定俄罗斯与中国加强合作十分必要。而俄中合作,才能使俄摆脱长期的经济衰退,转向东方,俄罗斯表示势在必行。(晋玄)

  延伸阅读

  中法德3个月内两次峰会美国会怎么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北京时间星期一晚上举行视频峰会,这是三国领导人在三个月内举行的第二次视频峰会。它传递出了一个清晰信号:中国与法德都有进一步发展彼此关系和中欧关系的强烈意愿,三国领导人致力于进行这样的推动,同时他们愿意向世界展示这样的推动,塑造、引导国际社会对中欧关系的预期。

  中欧关系今年上半年出了一些波折,在人权问题上发生冲突,彼此进行了象征性制裁。欧洲议会冻结了对中欧投资协定的审议,试图以此压中国让步,形成了中欧之间罕见的僵局。这些显然是华盛顿乐见的,拜登政府一直敦促欧洲配合美国的对华打压,并把人权作为美欧对华政策的交集点。

  然而华盛顿想无限扩大这个交集点可没那么容易。习近平与马克龙、默克尔谈了中欧合作、大国关系、多边主义、国际贸易、抗疫合作、全球疫苗供应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就非洲议题交换了意见,内容非常丰富,显示了中欧关系所涉领域的宽阔。

  而且可以想见,三国领导人在这些议题中不乏相互理解和共同语言。三国领导人能在三个月内两次视频会晤,这本身就说明他们有很大的共事空间,中欧关系的基础已很扎实。

  美国与欧洲的紧密显然构不成在中国方向的零和及排他性,一些基本现实华盛顿修改不了:

  中欧没有根本性的地缘政治冲突,中欧合作意味着巨大的战略好处,欧洲没有理由因为其与中国竞争而损害这样的合作。欧洲致力于战略自主,对华关系是塑造这种自主性最重要的舞台之一。

  中欧意识形态分歧客观存在,但将这种分歧战略化,总有一层装腔作势的成分。让这种分歧主导中欧关系,这太疯狂了。欧洲的外交精英们没那么蠢。

  随着全球力量格局和利益格局的变迁,在对美国霸权的依附方面,欧洲、至少是“老欧洲”的程度在减弱。他们不可能像日本、澳大利亚那样将盛衰及安危都吊死在美国这棵树上。让欧洲为美国霸权作出重大自我利益牺牲,这样的地缘政治基础已经不复存在。

  中国与欧洲发展关系完全是在正常轨道上进行的,出现分歧也是正常的。欧洲议会现在冲中国“耍脾气”,但中欧双方管控分歧的意愿真实而强大。美国现在想强化的美欧关系那一部分不是自然延伸出来的,是美国以对付中国为目的强制性的添加,美欧在这方面的利益很难充分对接,甚至会南辕北辙。所以美国在干了一些容易做的事情之后,它会很快发现,要想继续拽着欧洲朝反华方向走,将是举步维艰的。

  时间将逐步展现中欧关系在复杂环境下的后劲,中国要的是不针对第三方的纯合作,这样的合作省心,对挫折有承受力。美国要的加强同盟关系是转了弯的,矛头对准中国。美国会因此累死的。无论美国在场面上把欧洲拉得有多紧,它都会不时沮丧地发现,欧洲与中国又坐在一起大谈合作了。不仅中国在与华盛顿博弈,欧洲同样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天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