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讯网

一个创新充溢的时代 为什么很多领域仍陷入“创新荒”?

2021-08-24 03:05:02

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https://www.xys99.cn

  本文为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前瞻经济学人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内文有删改,不代表前瞻经济学人立场。

  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追求并加速创新的时代。

  世界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在努力加大科研投入,其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和激发原始创新,从而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拔得头筹。

  然而,一边高喊创新一边却又抵制创新的情况还不时会发生;创新荒即便在现代社会的很多领域也还是出现。

  理解创新的本质,是解开这个问题的起点。

  创新不同于发明

  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认为,最具影响力的新技术往往微不足道且价格低廉。

  很多发明者总觉得他们从一个发明中得到的利润太少,而忽略了一个事实,即要把某个想法或发明转化为一种可行的,能切实为人们带来利益的创新,需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

  可承受性比复杂性的“机器人”更有价值。这种简单但至关重要的技术被称为“厕纸定律”。

  比如,弗里茨·哈伯利用压力和催化剂发现了如何从空气中固氮,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但最终使氨以社会可承受的成本进行大规模生产,依靠的是后来人卡尔·博施多年的艰难尝试,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并借用其他行业的新想法。

  20世纪90年代,几乎无人能预见移动电话会成功。这并非由于物理或技术上的突破,而是由于其价格的突然下跌。

  正如熊彼特在1942年所说:“廉价的布料、棉布和人造丝以及靴子、汽车等,是工业化生产的典型成就。工业化生产的成就不在于让女王拥有更多的长筒丝袜,而在于让工厂女工凭借日渐降低的劳动量也能拥有长筒丝袜。”

  创新需要承受巨大失败

  大多数创新是由于人们怀着赤诚之心,试图改善世界,但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导致的。手机市场的历史就说明了这样一个例子。

  自20世纪90年代体型变小、价格降低并逐渐流行起来时,手机就经历了持续不断的革新。

  手机的体型变小了,电池变薄了,可靠性提高了,新的功能也层出不穷。

  2000年,诺基亚手机增加了短信收发功能;

  2005年,摩托罗拉手机配置了摄像头;

  2006年,黑莓手机推出电子邮件业务;

  2007年,iPhone推出触摸屏、音乐播放和应用程序功能。

  2016年,我们可以在三星Galaxy手机或者iPhone 6上看电影、分享自拍照、浏览社交媒体……

  然而,诺基亚、摩托罗拉和黑莓都痛苦地倒下了。诺基亚是最早一批投身手机产业的公司。自1992年后的10年间,该公司在产品研发上投入400亿美元,投入资金数目远远超过同行业的苹果、谷歌以及任何其他公司的投入。

  将资金投入到研发上,产生了许多正确的想法:公司构想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早期原始模型,这些机器就像苹果手机一样有着彩色触摸屏,屏下有一个按钮。

  不过诺基亚未能将这些创意研发成实际产品,因为公司对这一创意持谨慎态度,公司内部两个软件工程师团队在相互竞争。

  诺基亚想温和地改变它的核心业务,而非突然发起变革。

  高通首席执行官发现,在行动之前,诺基亚要比其他手机制造商花费更多的思考时间:

  “有时我们会给诺基亚提供一项新技术,在我们看来,这可能会是一个巨大商机。不过诺基亚不是马上开始利用这个机会,而是花6-9个月来评估这个机会。等他们评估好,机会往往已经溜走了。”

  2019年,华为发布了Mate X,这款手机可以折叠了8英寸大小的正方形,但售价竟高达2600美元。三星也发布了Galaxy折叠屏手机,但样机的屏幕总是破裂,所以其商业发布被推迟了。

  这种创新失败是由于收益递减造成的。除非人们想要接受新想法,否则创新不能把新想法强加给他们。

  创新会遭遇抵制

  当一项新发明首先被提出时,经常会遭遇所有人的反对,而可怜的发明家只能绞尽脑汁来推进它。

  咖啡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咖啡是文明世界的迟到者,在16世纪之前还未进入欧洲或亚洲。

  咖啡是一种源自埃塞俄比亚的植物,咖啡豆在烤制后可以作为基础配料调制成刺激性、令人上瘾的饮料。

  直到星巴克这样的连锁咖啡店在世界兴起,才使得咖啡店作为理想的会谈场所成为一种流行时尚。

  然而,咖啡的历史也凸显了创新的一个关键特征:它几乎总是遇到阻力。

  16-17世纪,咖啡蔓延到阿拉伯、土耳其和欧洲,但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并且经常被禁。

  1511年,麦加总督关闭了在麦加的咖啡馆,焚烧了所有的咖啡豆,并殴打那些被抓住喝咖啡的人。

  16世纪50年代,咖啡传播到伊斯坦布尔,并迅速呗苏丹塞利姆二世禁止。

  1673年,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国王查尔斯二世试图禁止咖啡馆,并非常诚实地解释了为什么他如此热衷:

  说到咖啡、茶和巧克力,我知道它们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出售这些物品的地点方便人们见面并坐上半天,它们谈论新闻、散步谎言;赞美和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智慧。长此以往,或将成为祸害,酿成恶果。

  对咖啡的抵制还有其他原因,酿造并出售葡萄酒的法国人,以及生产啤酒的德国人,都抵制这一新的竞争对手。

  抵制咖啡的运动直到20世纪还在持续。

  我们从抵制咖啡运动上,可以一窥抵制创新行为的所有特点:呼吁安全性,既得利益集团存在一定程度的利己主义,以及掌权一方的偏执多疑。

  创新不会造成失业

  担心创新会破坏就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一直持续到今天依旧如此。

  1960年,美国经济衰退导致失业率攀升,《时代》杂志报道称:

  “许多劳动力专家往往把大部分责任归咎于机械自动化。让许多就业专家担心的是,机械自动化可能会使得经济无法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到1964年,林登·约翰逊总统成立了国家技术、自动化和经济进步委员会,来调查创新是否会破坏就业。

  简言之,几乎世世代代都会出现创新会破坏就业的观点。

  2011年,奥巴马总统以银行出纳员为例,阐述由于自动取款机的问世,这一职业由此消失。

  但是他说错了。今天雇佣的出纳员的数量要比取款机问世前多得多,且他们的工作内容也比仅仅数钱复杂得多。

  当下,英国符合工作年龄的,从事有收入工作的人口比例刚刚创下历史新高,达到76.1%。

  今天,人们又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可能让许多人失业。

  许多人说这次情况不同,这一次是机器的认知技能与人类的大脑相竞争,而非其机械蛮力,这让工人,乃至当下的白领无路可走。

  然而事实是,今天创新并未表现出异常快速、彻底或具有威胁性的方面,它也没有影响工作。创新创造了全新的就业机会。

  软件、呼叫中心、空乘,这些都是创新带来的新工作。创新让我们不需要自己在菜园里开垦、种菜,我们可以选择工作,在一家商店里购买蔬菜。沃尔特·艾萨克森认为:

  “科学的进步一旦得到实际应用,就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工资水平,缩短工作时间,也让人们学习如何生活,从而摆脱过去一直让普通人几近窒息的沉重工作。”

  我们当下面对的不是创新匮乏,而是缓慢的创新过程。

  创新,是能帮助人们获得财富的关键,而在要如何在各领域间运用好创新思维,关键应当从创新的起源出发,追根溯源。为助力用户深入理解创新的定义、起底创新背后的逻辑脉络,把握发展机遇,从而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前瞻经济学人携手机械工业出版社共同力荐最新好书《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

  “本书通过讲述历史上技术创新的具体实例,深刻论述了创新的自由思考、偶然发生以及曲折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创新推动着人类创造了往昔的文明,科学与技术的创新无疑使人类的生活发生爆炸式改变。然而,这么重要的概念——创新,却是我们理解最少的事实之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王渝生如是向我们介绍此书。

  关于本书作者:马特·里德利,英国科普作家,科学家,纽卡斯尔英国国际生命中心的创始主席,纽约冷泉港实验室客座教授。因其在科学、环境学与经济学领域的著作而闻名。

(文章来源:前瞻网)

文章来源:前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天讯网版权所有